(本網訊 鎮雪婷)6月18日下午,護理學院在樂學樓 414會議室組織召開護理、助產、醫學美容技術、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等4個專業 2025 版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本次論證會以“對接健康中國戰略、深化崗課賽證融合”為核心,采用“線上 + 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行業企業專家與院校骨干教師共同為人才培養方案 “問診把脈”。副校長胡昌杰教授擔任論證專家組組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蔡忠香(湖北產業教授)、孝感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副書記朱紅霞、泰康之家?楚園副總經理陳蘭、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愛心護理院院長劉惠林、孝感安麗爾美容有限公司總經理程英華等行業專家,與校教務處處長許杰、醫學基礎部副部長文雪及護理學院領導班子、專業教師代表、畢業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商人才培養大計。論證會由護理學院副院長李玉榮主持。

護理學院院長楊桂榮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學院專業建設現狀及方案修訂背景。她指出,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緊密對接“健康中國 2030”戰略需求,深度融合職業教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要求,歷經6個月行業調研與教學研討,旨在構建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的人才培養體系,期待專家團隊為方案完善提供建設性意見。隨后,田櫻、李巧會、陳娟、楊志萍4位專業負責人依次匯報2025版護理、助產、醫學美容技術、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情況:
護理專業帶頭人田櫻以OBE理念為基礎,提出“數智驅動、三域聯通、崗課賽證融合”的核心思路,構建“三維能力導向、四階課程遞進、多維路徑協同”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習-競技-認證-就業”融通體系打破傳統教育壁壘,著力培養“強臨床、精技術、懂數據”的復合型護理人才。

助產專業負責人李巧會聚焦母嬰健康服務領域,以行業需求與崗位能力為導向,構建“基礎+核心+拓展+綜合”模塊化課程體系,與孝感市婦幼保健院共建“產前-產中-產后”全周期實踐教學模塊,融入智能助產技術等前沿內容,培養兼具臨床助產、產后康復及母嬰健康管理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醫學美容技術專業負責人陳娟立足“美學素養+醫學技術+服務管理”復合能力培養,基于行業調研開展崗位職業能力分析,采用“雙線并行、三階遞進”培養模式,將皮膚管理師、醫美咨詢師等崗位標準及技能競賽要求融入課程,培育綜合型醫學美容技術人才。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楊志萍以“智能養老+照護倫理”為特色,以典型工作任務與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為邏輯起點,對接最新部頒專業教學標準,強化健康養老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課程設置,致力于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敬老情懷的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

分組論證環節,專家組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適配性、課程體系科學性等展開深入研討。許杰處長特別強調:護理專業普高與中職教育需保持培養目標一致性,3+2專本聯合培養項目應突出層次差異,重點強化創新與科研能力培養,建議增設科研思維訓練模塊,構建清晰的專本銜接課程體系。



集中評審階段,專家組一致認為4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位精準、體系科學、保障完善”,充分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征,同意通過論證。此次論證會是護理學院落實《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 年)》的關鍵舉措,通過深度整合行業資源、優化課程體系,為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學院將以方案為指引,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人才培養質量再上新臺階。
(審核:楊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