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林日云在產業基地工作,在勞作的間隙,校融媒體中心記者與林日云連線。

(林日云在產業基地檢查作物生長情況)
林日云,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北職院)機電工程學院優秀畢業生、湖北職院“勞模工匠兼職導師”、湖北職院石榴紅宣講團成員。

(林日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勞動模范表彰活動)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華民族各族兒女共同創造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奮斗路,是團結帶領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開辟出來的;新時代創造的新偉業,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這些精神根植于中華民族勤勞奮斗的優良傳統,形成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的奮斗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中國化時代化的精神碩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勇毅前行點燃了精神火炬。

(林日云參加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交易會)
從湖北職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子到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林日云的成長軌跡,是湖北職院“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理念的生動注腳。在產教融合的沃土上,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在科教興農的征程里,他書寫著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時代答卷。

(林日云作宣講報告)
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與產業同頻共振。湖北職院始終將產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過程。林日云將所學所研活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是職業教育“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動詮釋,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責任擔當,更是對湖北職院孝文化、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延伸。

(林日云參加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
林日云的創業之路,是一條“科技賦能、集體增收”的共富之路。他以合作社“先富帶后富”、把“一人富變眾人富”的實踐,既需要技術支撐,更需要情懷驅動。而湖北職院的育人體系中,始終就有“家國情懷”的鮮明底色。學?!皠谀9そ抽L廊”講述著師生們的奮斗故事,文化櫥窗中展示著“道德群星”“創業群星”的感人事跡,在無聲的文化浸潤中激發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情眷戀,讓“技能成才、強校有我”的信念在師生心中深深扎根。當職業教育真正成為連接個人理想與民族復興的橋梁,培養出的就不僅是掌握一技之長的“技術能手”,更是懷揣赤子之心的“時代建設者”。每個從這里走出的年輕人,都懂得最好的“技能報國”,就是把個人的成長坐標,永遠對準國家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的期待。

(林日云與各行業群眾座談)
林日云向融媒體中心記者表示,勞動譜寫華章,奮斗創造未來,要進一步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科技賦能,集體增收,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推動各族群眾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