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嚴暮嶼)為豐富仙女湖社區兒童課余生活,將知識科普與實踐體驗深度融合,10月18日,口腔醫學院“愛心口腔”志愿服務隊再次走進仙女湖社區,開展以“節氣文化、生物科普、手工創作”為主題的“周末課堂”活動。志愿者們用專業與耐心,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與認知素養,助力其健康成長;也在服務中踐行社會責任,持續擦亮“周末課堂”志愿服務品牌。

十月的周末清晨,秋意漸濃,細雨如絲。志愿者們早早抵達社區,帶著提前備好的節氣卡片、海洋生物圖鑒、粘土、彩筆等教具,迅速投入籌備工作。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有的合力搬運桌椅,按小組劃分活動區域,還在每張桌子貼好“創意小組”編號;有的細致整理教具,將粘土分盒裝好、彩筆按顏色排序,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便捷取用。雨滴輕敲窗沿,卻絲毫未減現場的忙碌與暖意,很快便為孩子們搭建好充滿童趣的課堂環境。

“周末課堂”正式開啟,首個環節是秋季節氣文化科普。志愿者通過圖文并茂的PPT,結合“霜降吃柿子”“重陽登高賞菊”等民俗故事,生動講解節氣由來與傳統習俗。當問到“霜降為什么要注意保暖”時,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有的說“因為天氣變冷了”,有的分享“奶奶會給我煮蘿卜湯”。志愿者順勢引導大家交流家庭節氣趣事,讓原本抽象的傳統文化變得鮮活有趣,深深吸引著在場的每一個孩子。
緊接著的生物科普環節,更是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志愿者以“海底小世界”為主題,用PPT展示小丑魚、珊瑚、海星等海洋生物的高清圖片,還穿插趣味動畫片段?!按蠹抑郎汉魇侵参镞€是動物嗎?”志愿者拋出問題后,孩子們圍坐討論,有的說“長得像樹枝,是植物”,有的說“它會動,應該是動物”。志愿者耐心揭曉答案,并補充“保護海洋環境”的小知識,讓孩子們在互動中了解自然奧秘,種下愛護生態的種子。

最受期待的當屬趣味手工環節。志愿者為每個孩子分發粘土、彩筆與畫紙,引導大家結合前兩個環節的所學創作——有的孩子用彩筆描繪“重陽登高圖”,有的用粘土捏出“霜降的柿子樹”,還有的發揮想象,捏出帶著節氣元素的“海底小生物”。過程中,志愿者穿梭在各組之間,對動手較慢的孩子,蹲下身手把手教他們塑形;看到有孩子因捏不好細節著急時,及時鼓勵“慢慢來,你捏的柿子很可愛”。當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展示時,志愿者帶頭鼓掌,還為每人貼上“創意小達人”貼紙,課堂里滿是歡聲笑語。

此次“周末課堂”活動,是口腔醫學院“愛心口腔”志愿服務隊用“知識+陪伴”踐行志愿精神的生動實踐。志愿者們不僅為社區兒童打開了傳統文化與自然科學的大門,讓孩子們在趣味體驗中收獲成長;也通過細致服務,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社區傳遞。未來,服務隊將繼續圍繞兒童需求設計更多優質活動,讓仙女湖社區的每個周末,都因這份志愿陪伴而格外溫暖、精彩。